两会后中国经济与发展的新形势

4月 2, 2016 GTC

复活节假期去了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岭南(大学)学院听了由中国国务院参事、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博士所主讲的讲座,题目是关于全国两会后中国经济与发展的新形势,想在这里将当中有趣的资料与金海龟的见解整合,分享给各位。

 

先说说中国经济的现状,利好因素包括消费增长平稳、劳动力就业平稳、对外投资增长(特别是由一带一路战略带动)及商品价格稳定等等;非利好因素包括经济增长下降(主要是第二产业放缓)、固定资产投资下滑、财政收入恶化、进出口增长放缓、公共支出增长较快及外汇储备大幅下降等等。环球经济己明显地步入调整,再看看中国的经济现况,看来2016年以后的挑战会不少。

 

从两会的内容,我们已知道中国已预测未来几年将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,故已制定方向改善经济。以往中国比较著重需求侧观点,认为需求不足所以需要刺激政策。以家电品为例,之前有「家电下乡」、「以旧换新」及「节能补贴」等补贴政策,可是结果国民们纷纷到香港、日本或海外其他地方购买高品质家电,这不但不能为中国本地的家电生产商带来收益,亦做成资金外流的问题。后来才发现,其实不是需求侧出现问题,而是需求和供给出现了错配。故于年初,习近平总理已提出着重供给侧观点,优化经济结构,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,清理疆师企业淘汰落后产能,以及制定创兴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 

国内的企业要明白中国已步入经济转型的步伐,产业结构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、从投资拉动转向需求拉动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、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;另一方面国内的消费模式亦从模仿型排浪式转向个性化、多样化。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于过往数年发展非常迅速,网络零售创造了40%的新增消费,释放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,也增加了国内生产商产品向外流的机会。以淘宝网为例,世界各地有不少消费者于淘宝网上为自己及公司选购物品,主要是喜欢淘宝网选择多、价钱实惠、收货方便。

 

可是企业们要顺利转型也不容易,准备不足便改变不但会被现有的消费者摒弃,如要改革走出去向国外发展亦要承担很大风险,一不小心很容易将以往的努力化为乌有。不论是留国或向国外发展,要转型成功都需要大量的新知识,大量的新人材。由此看来,全新的培训及教育是少不了。如企业们能于未来几年经济调整期间转型成功,掌握训练人材的黄金时机,那很大可能于下一轮经济增长期大展鸿图,成长市场领先者。